岁月如梭,二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一路同行,多次承办山东赛区的赛事。多年来的组织及参赛经历激发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理念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英语教学与竞赛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效改善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竞赛中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一、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参赛积极性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以其权威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不仅连续五年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受到广大高校及教师的认可,更成为了倍受高校学子关注的一项重要赛事。
山东师范大学的莘莘学子也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积极参与赛事,来自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用英语演讲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人生的感悟,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声音。不仅如此,网络赛场的参加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与地面赛场一起为更多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众多选手晋级国赛提供了更多机会。在近三年的比赛中,多位选手获得省赛一等奖和特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决赛,2020年的晋级选手最终在全国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创下近年来我校在同类英语赛事中的最佳成绩。另外还有多位选手在网络赛场中取得佳绩,实现了新的突破。
山东师范大学选拔赛选手与老师合影
二、以赛促教,推动竞赛课程化改革
在指导学生参与英语演讲大赛的过程中,学院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赋权增能。
基于“三促”理念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批判性思维理论为基础,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创立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既强调产出过程,又强调产出结果,从根源上把握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竞赛成绩的稳步提升。
为此,学院重点改革竞赛相关课程,以便实施竞赛课程化目标。以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一“综合英语”为例,课程引入英语阅读圈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将班级学生分为5-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灌输与说教为启发与引导,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展示等方式,将学习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赋予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其语言运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根据彼此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从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表达、自我创新的意识,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与开发。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过程中,从深度学习、合作学习的角度逐步增强其英语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与交际能力,从多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为学生积极参赛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此外,学院开设“英语演讲与辩论”“批判性思维”等课程,由富有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针对演讲大赛进行专题讲解,将“以赛促教”的理念贯穿在日常教学中。
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微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全力打造与竞赛相关的核心课程群,学制更加灵活,受众更加广泛。各专业学生都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掌握跨学科知识,树立跨学科理念,培养全方位能力。
实施改革以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这些尝试促进了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他们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以赛育人,推进竞赛工作常态化
无论竞赛还是教学,思政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润物细无声”,可以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修养。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为保证竞赛工作的持续良性发展,学院推出一系列措施对选手的选拔、培育和辅导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选培促学:首先,除了通过组织比赛的方式选拔选手,还动员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适合参赛的优秀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赛,挑战自我;其次,通过定制外研社备赛课程和专家课程的方式对种子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再次,通过积极参加比赛提高学生的应赛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最后,对比赛结果进行及时反思与回顾,总结失误和不足,从而为下一次参赛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
学院积极探索,推出一系列培训计划,线上、线下相结合,将种子选手的定位、选拔、培训等工作形成持续化、常态化的机制,通过培训和参赛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水平,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不仅在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坚定为国家富强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基于“三促”理念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将改革落到实处:
【1.建立竞赛中心,提供机制保障】
学院一直以来对英语赛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赛事的各项筹备、组织、实施、培训及奖励工作,在内部打通各个环节,为各项比赛的 顺利进行提供最优化的服务和最大化的保障,从而吸引了各专业学子对各项赛事 的关注。此外,学院协调各个部门,加大同传设备和智慧教室的硬件建设,为教 学模式改革与优化提供基础保障。
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筹划之下,山东师范大学英语竞赛中心于2020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为推进英语赛事的实施、成效的取得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支持——竞赛中心为英语赛事提供全方位服务,各项赛事的成功举行又为竞赛中心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2.完善运作流程,确保实施效果 】
学院遵循常态化培育、周期性指导、择优选拔培训、精准指导比赛的原则,按照演讲比赛的具体特点安排相关工作,一一落实比赛场地、比赛设备、人员安排等具体事项。具体说来,除了通过比赛选拔优秀选手,还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推荐适合参赛的种子选手,通过“比赛推荐”双管齐下的方式挖掘种子选手,提前培育,长远规划;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定期对优秀的种子选手进行专项辅导,以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常规化培训、大规模培训,让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增强应赛能力与信心,同时确保比赛成绩的相对稳定与稳步上升。
【3.学科专业一体,共同发展进步】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学院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王卓院长应邀在国内多个高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改革经验已经成为许多高校进行外语人才培养改革的参考范本,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各项成绩的取得起到了富有成效的引领、指导和促进作用。此外,竞赛中心的多名指导教师还应邀为其他院校的教师及参赛选手进行线上指导,分享比赛经验,共同成长进步。
辉煌二十载,正是桃李年华。“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选拔优秀的英语竞赛人才提供了卓越的展示平台,学院则借助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品德修养、跨文化交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绩。携手同行,必将相得益彰!